本文摘要:——辽宁林业信息化建设之路系列报道之成果转化篇中国绿色时报4月27日报道(记者:刘娜微刘丽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到2008年,全球政府网站已超过150万个。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中央领导已将电子网络作为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率先垂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辽宁林业信息化建设之路系列报道之成果转化篇中国绿色时报4月27日报道(记者:刘娜微刘丽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到2008年,全球政府网站已超过150万个。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交流,表明中央领导已将电子网络作为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率先垂范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好三大体系,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
在辽宁,这种理念得到全方位渗透,信息化已成为提升社会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手段。电子化办公:全面升级办公条件辽宁省林业厅信息中心主任何谦回忆,2007年辽宁林业基础平台建设完成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局面。全省建立了数字林业门户管理体系、单点登录系统、林业业务协同系统等,为各项业务的网上办理提供了个性化功能界面,然而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建设强、应用软的局面。在日常工作管理手段上,不少人还沿袭固守传统的模式,拿起笔就写,抓起电话就打,有事就开会,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辽宁省在狠抓示范项目建设的同时,开始加速信息化成果转化。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大力宣传新系统的优越性,推广使用技术,开展一对一培训,让先进技术实实在在变为生产力。慢慢地,网上办公开始被接受并成为重要的工作手段。本溪县林业局行政办公室主任魏远峰说:新的系统使用后,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了。
在网上传递公文缩短了领导的审批流程,办理证件的各种基础数据都在省林业厅服务器备案,很具权威性,避免了错误。网上信件收发系统节省了往返邮寄时间,提高了效率。目前,辽宁省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从拟稿、核稿、会签、签发、痕迹保留到文件流转、文档资料管理全程网上办公。全省实现了省厅40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4个市林业局100%网上公文流转。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网上行文1万余份。网上审批系统100%投入使用,网络版采伐证、运输证、林权证在230余个终端上使用,全省累计网上办理各种证件15万余份。据统计,信息化技术推广后,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每年节约办公经费约百万元;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年节约成本超过400万元;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每年节约会议经费200多万元。
辽宁省林业厅厅长曹元表示,林业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和灾害监控与应急管理能力,使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加速转变,林业部门执政理念更加科学,服务手段更加有效,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社会监督更加有力,部门服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服务林改:为林农省下赶路钱在本溪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三证办理的服务窗口已经开通。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植物检疫证书的办理都可在此一站完成。
魏远峰介绍,本溪县共有13个乡镇,20万林农。从最边远地区坐车到县城需要1个半小时,而办理证件需要至少3个领导签字,通常跑一趟要耗费大半天时间。
2010年,林业服务中心已经建到乡镇,通过网上公文流转审批,一切手续只需一个小时就完成,最大限度方便了林农。同时,林农可上网查询相关政策,还可通过中心大厅的滚动屏幕发布供求信息,再也不用花钱打广告了。
针对林改后林农和林业企业的需求,辽宁省林业门户网站的商务功能增强,增添了林业种苗网、森林旅游网、产业网和推广网等子模块,尤其是林信通这一互动模式,每年发布各类供求信息近千条,网上展示各类林产品140余项。在加速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中,全省进一步加快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林农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专家热线、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快捷服务,解决广大林农信息不灵、缺乏技术、大发展难的问题。贾治邦说,只有加快林业信息化,才能构建四通八达的市场网络信息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建设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兴林富民。
据曹元介绍,信息化建设在林业改革和发展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去年,辽宁林业总产值达到938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全省涉林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824元,占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27%以上,东部山区已达60%。
辅助决策:把火场拉到面前沈阳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黄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火情的预警监测。森林火灾发生后,扑救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科学的决策、指挥。在全面引入信息化技术之后,这两个环节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第一时间报警:系统能够利用前端的56个摄像头对沈阳市东部重点林区全覆盖,24小时自动巡护式监控,对于林区内烟、火等情况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当监控摄像机捕捉到林火时,系统具有的火情识别功能,及时告警并联动报警录像,提醒值班人员察看显示画面,及早发现火情及火点位置。
实现了系统自动定位:利用前端采集系统中的数字云台,在地理信息系统里将每一个监控点进行地址编码,并将每一个监控点的坐标直接落实在电子地图上,地理信息系统一旦接收到特定编码的数字云台回传的数据就可以实现定位。实现了辅助决策:利用GIS信息系统提供的最近扑火队前往火情点最短路径以及通往现场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关键设施、扑救力量分布及赶赴火场的时间等火场周边相关信息。结合扑火队员配备的GPS定位设备的定位功能,把扑火队的即时位置信息返回到地理信息系统上。
黄静介绍,建立森林防火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的综合指挥体系,搭建森林防火数字化网络平台,全面提高了沈阳市森林防火、扑火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系统的使用节省了人力,使人工监控变成更快速、更全面、更清楚的数字化监控;节约了时间,使指挥员的分析更加便捷,指挥变得更加科学、高效。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数秒钟就为指挥人员清晰地展示火场的具体方位、地势、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植被等情况,并为扑火队提供一条安全、快速、有效的扑火救灾路线,使扑火人员及时、准确地到达火场,为领导的指挥扑救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贾治邦指出,在不远的将来,信息化就会和空气、水、食物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内容,云计算与物联网将会成为变革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新技术,信息化将为建设更高效、透明、负责任政府提供新的思路,为社会公众提供普遍和敏捷服务。从沈阳市森林防火工作中我们可以预见,这个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
本文来源:88体育官方-www.southjerseyexplorer.com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